观众朋友们,大家好,欢迎来到《连线CIO》第54期
本期嘉宾为:李红 绵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质控办副主任
本期主题为:“互联网+护理”服务新实践
李红,副主任护师,绵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质控办副主任、内科部科护士长。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;四川省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委;《华西医学》审稿专家;担任医院品质管理委员会成员,擅长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,作为负责人报送的案例在2020年全国医院擂台赛中获得“创新建设智慧医院”主题全国总决赛银奖,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“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个人” 称号。
研究方向:临床护理管理、慢病管理、血液净化护理、互联网+护理;发表论文二十余篇,参编书籍1部,主研、参研省市级课题多项,申请国家实用专利5项。
欢迎大家扫描二维码加微信进群,提问交流。
本次李红主任将从案例背景、案例概况、问题描述与原因分析、改善方法与实施过程、实施效果、经验总结六部分,对于 “互联网+”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主题 进行分享,想要交流或提问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或者扫码加群,节目最后主持人会选取问题进行提问。
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、疾病多元化的发展、护理资源配置的不均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导致传统护理服务模式的质和量都无法满足大众个性化、常态化的护理服务需求。 “互联网+”护理服务,在缓解人口老龄化、解决患者看病难、优化护理资源配备、保持护理延续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。2019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《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试点工作方案》: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,以“线上申请,线下服务”的模式为主,为出院患者戒罹患特殊疾病且行动不变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。
这种模式自2018年3月开始,由分管院领导牵头的互联网+护理项目组主导,护理部、多学科协作慢病管理项目组、信息科团队协作。模式开展期间,个案管理师实现了全病程健康管理;互联网+护理上门服务拓宽了护理服务半径,满足延续了护理服务需求;互联网+护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互联网+护理服务发展时间线:
2017年3月开始调研互联网+护理患者需求和护理工作开展情况;
2018年4月自主设计开发慢病管理系统;
2018年9月开通互联网医院护理专家在线,10名护理专家上线,微信平台增设慢病之窗栏目;
2020年1月互联网+护理上门服务正式上线,并针对新冠疫情防控采取平战结合模式;
2020年2月,互联网+慢病管理/护理义诊/护理直播整体上线;
在互联网+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:
1.互联网+护理工作开展碎片化
2.未实现互联网+护理全方位覆盖、全周期管理
3.互联网+护理与互联网+医疗非同质化发展
4.无法满足民众多元化健康需求
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,从规则、机会、能力、交流、利益、意识、过程七个核心维度,对互联网+护理发展中的问题及可行性进行分析,完善互联网+护理项目管理组织构架,以重点学科建设推进互联网+护理发展,拓宽亏联网+护理服务覆盖面,借劣“互联网+”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,开展“互联网+”护理上门服务,满足院外患者护理服务需求,制定互联网+护理上门服务工作流程,开展“互联网+”护理上门服务,满足院外患者护理服务需求,平戓结合互联网+护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开展。
稍等一下老师哈
老师的网卡了一下,稍等,已经上线了
大家刷新一下哈
刷新一下就好了
经过以上的实践,取得了一些实施效果:护理与家在线服务近3千余次,全病程500余人次、慢病管理病人合计4千余人,满意度100% ;互联网+护理服务满意度逐年上升,民众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上升,慢病患者随访率上升,健康教育等多个平台点击量共计近20余万人次。
经过互联网+护理模式的实践,对于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:案例创新亮点总结成一句话--三拓宽三满意 二助力二提升
三拓宽:延伸护理服务内容,拓宽健康管理半径、护士角色多元化,拓宽护理职业道路、深耕学科建设,拓宽护理也专业収展方向
三满意:患者满意、护士满意、社会满意
二助力:以全生命周期护理管理助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,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助力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
二提升:提升了护理价值、提升了医院影响力及社会形象
实践经验:
1.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风险防控,对风险点进行前馈控制,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。
2.充分发挥资深护理与家的作用,调动中青年骨干护士积极性,推进护理人才培养,拓宽护理职业生涯,提升护士职业成就感,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。
3.将互联网+护理纳入护理重点学科建设,以学科建设为推手,促进互联网+护理规范化发展。
4.全病程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、提高病人忠诚度、稳定优质病人来源。
《连线CIO》,分享智慧医院最佳实践。欢迎大家扫码关注“连线CIO”,了解更多数字医疗信息。感谢李红主任的分享,本次直播到此结束,下期再会。